2025 年,恰逢殘奧年,第十二屆深圳手語歌公益音樂會以全新主題 “指尖躍動灣區・拼搏詮釋夢想” 煥新出發。

7 月 30 日,項目組一行走進香港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(Direction Association for the Handicapped),與協會參演成員攜手開展《獅子山下》手語歌教學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香港之行,中國殘聯旗下的權威媒體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胡女士也一同前行,而記錄這趟溫暖旅程的鏡頭背後,還有一位特殊的 “老朋友”自媒體達人陳家興。儘管日常工作繁忙、個人事務纏身,他仍以公益愛心全力支持活動,親自負責拍攝與剪輯,用影像為這份溫暖存檔。指尖起落間,是心與心的深入交流;鏡頭光影交織處,是跨越障礙的動人瞬間被鄭重留存。
香港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,是一家始終陪伴傷殘人士成長的慈善機構。多年來,它以專業的支持與溫暖的陪伴,助力四肢傷殘人士在生活自理、自信重建與社會參與的道路上穩步前行。許多曾陷入迷茫的成員,在這裡找到人生新方向,一步步突破身體的局限,走向獨立生活,更學會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勇敢表達自我。胡女士在現場忙碌穿梭:手持相機捕捉成員們綻放的笑容,舉起話筒傾聽他們從迷茫到堅定的心路歷程,用鏡頭定格 “路向” 給予的力量,以媒體思維立體呈現他們在此找到人生座標的故事,讓每一份成長都以更鮮活的方式被看見。
此次選定的曲目《獅子山下》,堪稱香港精神的縮影。它不僅鐫刻著香港人血脈中不屈不撓、守望相助的品格,更成為殘障朋友們的心聲載體 —— 以堅定信念擁抱社會、用無聲行動傳遞溫暖的初心,都將在旋律與手語的交織中緩緩流淌。
協會之名 “路向” 二字,由香港四大天王之一、素有 “明星書法佼佼者” 之稱的劉德華先生于 2011 年親筆題寫。這位在影視歌領域成就斐然的藝人,其書法作品因兼具深厚功底與靈動氣韻備受讚譽。而他此番欣然為慈善機構揮毫,以筆墨傳遞公益溫度,讓 “路向” 二字既凝聚著 “共同前行” 的信念,更彰顯出公眾人物對殘障群體的深切關懷,為協會的公益之路添注了特殊的精神力量。
本次《獅子山下》手語教學,由資深舞蹈老師梁兵親自帶隊。作為歷屆手語歌會的 “老朋友”,梁兵老師用耐心與專業,引導路向協會的參演成員們在指尖的舞動中感受音樂的韻律。成員們以手為語、以默傳情,讓每一個手勢都飽含對生活的熱愛,為《獅子山下》的手語演繹注入了獨有的生命與情感。胡女士特別對這位堅持多年公益教學的舞蹈老師進行了專訪,鏡頭對準他俯身指導的身影,話筒收錄他深耕公益的初心,依託媒體傳播將這份堅守傳遞給更多人;陳家興則用鏡頭細膩捕捉著教學現場的每一個瞬間:老師指尖示範的專注、學員眼神裡的光亮、手勢起落間的默契,都被他定格成最動人的畫面,融入最終的公益影像。
第十二屆深圳手語歌公益音樂會將於 2025 年 9 月 27 日,在深圳福田中學演藝中心盛大啟幕。全新主題 “指尖躍動灣區・拼搏詮釋夢想” 的誕生,既呼應著殘奧年 “挑戰自我、奮勇拼搏” 的精神內核,更因集結了粵港澳大灣區多家慈善機構團隊而意義非凡 —— 不同城市的公益力量在此彙聚,讓手語歌的舞臺成為展現灣區殘健融合的生動視窗。
這場音樂會始終將目光投向弱勢群體,以 “手語歌” 為橋樑:它既是富有感染力的藝術表達,更是傳遞善意的公益載體。通過這樣的形式,專案組希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殘健融合向更深層次發展,讓更多人看見手語背後的力量,聽見沉默者心中的夢想。而《華夏時報》的媒體呈現,讓這些被看見、被聽見的故事通過多元傳播觸達更廣泛的群體;陳家興的公益影像,則用更具溫度的視覺語言,讓公益的聲音穿透壁壘、直抵人心。
跨越深圳與香港的地域界限,打破殘障與健全的認知壁壘,當指尖在舞臺上劃出信念的軌跡,當聚光燈照亮每一份不屈的堅持,我們終將見證:愛與希望,從不因無聲而褪色。這份溫暖的旅程裡,有媒體的全方位融媒體記錄、有影像的細膩留存、有所有人的同心同行,更讓我們對 9 月的舞臺充滿無限期待。
億嘉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
YiJi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
豁免缴税的慈善團體: 91/15744
Tax-Exempt Charities:91/15744